解析Informix 日志
日志对于informix是不可缺少的。你知道日志的作用吗?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下面让小编来为你解答吧!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informix的日志有两种:一种是物理日志,用来存放数据的前映象;另一种是逻辑日志,用来存放所有事物的操作过程。
在初始化的配置中,物理日志和逻辑日志的不是存放在根的磁盘空间的。默认的大小物理日志2M,逻辑日志6个,每个日志文件2M。但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,这两个参数一般是需要调整的。
从informix的本身的建议来说,要求逻辑日志的大小一般是要求一天的业务量,逻辑日志滚一圈,物理日志/逻辑日志=1/3。但是有的数据量很大的业务系统,这样做是不可能的,要做适当的调整。
物理日志文件的个数仅为1,逻辑日志文件的个数最小为3,最大为32767。关于物理日志和逻辑日志的改变,我们可以使用onparams命令来完成。
C:\\Informix>onparams —
Usage: onparams -a -d [-s ] [-i] |
-d -l [-y] |
-p -s [-d ] [-y]
-a – Add a logical log file
-i – Insert after current log
-d – Drop a logical log file
-p – Change physical log size and location
-y – Automatically responds “yes” to all prompts
上面是onparams的帮助文件,下面我们首先来改变物理日志的位置和大小:
C:\\Informix>onparams -p -s 40000 -d phydbs -y
Shutting down, please wait …
Initializing, please wait …
Recovering, please wait …
可以通过onstat –l 中的phybegin来查看物理日志当前存在了哪个chunk上。Physize来查看当前物理日志文件大大小,单位是页。在这之前我们创建了phydbs,并指定了他大小。我们在-s后指定物理日志文件的大小,在-d后指定物理日志文件的位置。接着我们来做逻辑日志位置和大小的改变:
C:\\Informix>onparams -a -d logdbs -s 30000 -i
Logical log successfully added.
然后用onstat –l来查看新加的逻辑日志:
C:\\Informix>onstat -l
IBM Informix Dynamic Server Version 9.40.TC2E1 — Quiescent — Up 00:08:10 — 25728 Kbytes
Physical Logging
Buffer bufused bufsize numpages numwrits pages/io
P-1 0 8 8 7 1.14
phybegin physize phypos phyused %used
3:53 10000 12 0 0.00
Logical Logging
Buffer bufused bufsize numrecs numpages numwrits recs/pages pages/io
L-3 0 8 37 14 14 2.6 1.0
Subsystem numrecs Log Space used
OLDRSAM 37 2628
address number flags uniqid begin size used %used
0CB37CA8 1 U-B—- 1 1:763 500 500 100.00
0CB37CE8 2 U-B—- 2 1:1263 500 500 100.00
0CB37D28 3 U-B—- 3 1:1763 500 500 100.00
0CB37D68 4 U-B—- 4 1:2263 500 500 100.00
0CB37DA8 5 U-B—- 5 1:2763 500 284 56.80
0CB37DE8 6 U—C-L 6 1:3263 500 315 63.00
0CED8B98 12 A—— 0 2:37553 7500 0 0.00
0CED8B58 11 A—— 0 2:30053 7500 0 0.00
0CED8B18 10 A—— 0 2:22553 7500 0 0.00
0CED8AD8 9 A—— 0 2:15053 7500 0 0.00
0CED8A98 8 A—— 0 2:7553 7500 0 0.00
0CED8A58 7 A—— 0 2:53 7500 0 0.00
12 active, 12 total
可以发现新加的逻辑日志状态都是A,先做0级备份ontape –s –L 0之后用onstat –l可以发现所有日志的flag位都变成了F状态。然后用onmode –l切换逻辑日志到新加的逻辑日志,用onmode –c强制做检查点操作。最后用onparams –d –l log_file_num –y来删除原来的逻辑日志文件。这样就完成了informix日志的迁移。
在onstat –l中,flag位表示了逻辑日志的状态,
A表示新加了还不能使用的日志
F表示空闲的可以使用的日志,一般是在0级备份之后才有这样的状态
U表示已经使用的逻辑日志
L表示当前的日志文件包含一个检查点
C表示正在使用当前的日志文件
B表示已经备份的日志文件
一般在新增或删除日志文件之后都要做0级备份。
在onconfig文件中,LOGFILES指定了IDS逻辑日志的个数,LOGSIZE指定了逻辑日志的大小,PHYSDBS指定了物理日志的位置,PHYSFILE指定了物理日志大小。LTAPEDEV指定了逻辑日志备份的位置,LTAPEBLK指定了每个block块的大小,LTAPESIZE指定了备份文件的大小。
下面我们讨论数据库系统的日志模式:
无日志
无缓冲日志
缓冲日志
ansi模式
我们可以通过ontape 来改变日志的模式
采用无日志的方式时,所有的DML语句都不写日志,也就是说此时,数据库不支持事物。当数据库恢复系统备份的时候,无日志的数据库不能完全恢复。因为在备份中只记录了备份时的状态,备份后的数据库的变化必须从逻辑日志中恢复,所以这些改变是不可恢复的。
缓冲日志:所有的DML语句都写入log buffer,当log buffer写满的时候,就开始写入磁盘。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磁盘的I/O,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。但是在系统发生问题恢复的时候,缓冲区内的数据将丢失。这些数据是不可能恢复的。
无缓冲日志模式:所有的 DML语句在发生的时候是写到缓冲里的,但事物commit之后就立刻写回磁盘,这样在系统发生问题就保证了数据丢失的最少,但是增加了磁盘的I/O,所以数据库的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
Ansi模式:此模式和无缓冲日志模式具有相同的日志缓冲处理方法,但是此模式是不可逆的。
另外BLOB日志的处理也是十分特别的,他不需要物理日志,不写前映象。BLOB页是直接写磁盘的,不经过共享内存的处理。任何BLOB空闲映象的改变都将记录到逻辑日志中,所有的blob spaces数据刷新到硬盘上是随逻辑日志的的备份而写下去的。
更多数据库学习内容,可登录课课家官方网浏览数据库视频教程。